• 首页
  • 粮食
  • 蔬菜
  • 果品
  • 水产
  • 酒水
  • 饮料
  • 茶叶
  • 畜禽
  • 食用油
  • 资讯
logo
  • 首页>
  • 果品 >
  • 正文

中国习俗古诗有哪些 关于民俗的诗句大全(中华民风习俗的古诗集

2023-05-18 04:42:58 来源:抄写作文网
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中国习俗古诗有哪些 关于民俗的诗句大全(中华民风习俗的古诗集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有哪些古诗描写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日的习俗是什么?...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释义: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相关资料图)

重阳节习俗:重阳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习俗是踏秋、登高、喝菊花酒。

2、《清明》――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清明节日习俗: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3、《元日》――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

释义: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春节习俗: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放鞭炮、放烟花、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习俗。

4、《和端午》――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释义: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端午节习俗: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5、《乞巧》――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宵,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释义: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七夕节习俗: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关于民俗的诗句大全(中华民风习俗的古诗集锦) - 百...

1.中华民风习俗的古诗集锦

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苏东坡“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 苏辙(踏青)春节的诗歌: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端午节: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节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七夕: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元宵:《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诗曰(宋)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汤元。冬至: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描写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古诗词精选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霍88816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词精选_1、春节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2、元夕(正月十五)《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3、清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寒食》(唐)韩��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4、端午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五月五日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5、七夕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习俗,诗句大全 各地重阳节习俗有哪些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放纸鸢 放纸鹞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鹞亦现在的风筝。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岭南地区一个特色。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诗句

一、端午节1、时间:农历五月初五。2、习俗: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艾叶菖蒲榕枝。3、诗句: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作者:张耒朝代:北宋出处:《和端午》释义: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二、中秋节1、时间:农历八月十五。2、习俗:吃月饼、赏月。3、诗句: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作者:米芾朝代:宋出处:《中秋登楼望月》释义: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三、春节1、时间:农历正月初一。2、习俗: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3、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者:王安石朝代:宋出处:《元日》释义: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扑面而来;千门万户瞳瞳日,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四、清明节1、时间:公历(阳历)四月五日前后2、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3、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作者:杜牧朝代:唐出处:《清明》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五、冬至1、时间: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2、习俗:祭天祭祖。3、诗句: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作者:白居易朝代:唐出处:《邯郸冬至夜思家》释义: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5.关于春节的诗词、民俗、春联

春节的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 王安石《元日》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____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 高适《除夜作》4、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 王安石《元日》5、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____ 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6、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____ 陆游《除夜雪》7、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____ 薛道衡《人日思归》8、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____ 戴复古《除夜》9、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____ 文天祥《除夜》10、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____ 苏轼《守岁》11、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____ 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12、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____ 陆游《除夜雪》1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____ 皇甫冉《春思》1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____ 刘长卿《新年作》15、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____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16、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____ 文征明《拜年》17、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____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18、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____ 孟浩然《田家元日》19、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____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春节的习俗大年初一,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再拜年。一般是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压住邪祟大年初二,出家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一同回娘家拜年。正月初三,走亲访友,留客吃饭,大摆筵席。正月初四,祭祀财神,灶王回人间查户口。正月初五,五路迎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户神、灶神、门神,土神、行神)正月初六,马到成功。送穷,把穷送走,把财富带进来,招财进宝。正月初七,人寿年丰。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摊煎饼吃七宝粥,安顿身心,生养生息。正月初八是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年稻谷丰收。正月初九是天日,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举行祭奠,求天公赐福。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祭石感恩。正月十一祭拜紫姑,她是弱女子的保护神。正月十二搭建灯棚,为元宵节做准

标签: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中国习俗古诗有哪些 关于民俗的诗句大全(中华民风习俗的古诗集

    果品2023-05-18
  • 注销微信号要多久才注销成功_注销微信

    果品2023-05-18
  • 辽宁新消息!继伟晒冠军写真,艾伦再约球迷,金金学车,球队赚疯

    果品2023-05-17
  • 全球热讯:上海:抢抓“数字机遇”,提振消费信心

    果品2023-05-17
  • 时隔六年再次陷入巨亏 “液晶之父”夏普怎么了?

    果品2023-05-17
  • 环球速看:新疆交建:您所说的相关会议的实际情况尚不明晰,公司无法对不确定的事项作出判断结果

    果品2023-05-17
  • 无脑果粉的国产安卓之旅:小米13是唯一的答案吗? 天天微动态

    果品2023-05-17
  • 在博物馆:汲取向史而新的力量

    果品2023-05-17
  • 市场解码丨动力电池回收,是不是一门好生意?-天天热门

    果品2023-05-17
  • 观速讯丨莫言:为什么二选一时,总是牺牲你

    果品2023-05-17
  • 环球今日讯!拟发行可转债募资,空悬产能持续提升

    果品2023-05-17
  • 春宵一刻值千金什么意思_春宵一刻值千金-每日焦点

    果品2023-05-17
  • 5月17日若羽臣涨停分析:跨境电商,新零售,社区团购概念热股

    果品2023-05-17
  • 全球快看点丨掘金力克湖人1-0,约基奇34+21+14,浓眉40分尽力了,詹姆斯26分

    果品2023-05-17
  • 环球观点:笑果被罚款1335万!公布7条整改措施

    果品2023-05-17
  • 收评:沪指跌0.21% CPO、虚拟电厂概念走强

    果品2023-05-17
  • 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什么(阿斯伯格综合征)

    果品2023-05-17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举行金融知识进校园暨防范金融风险专题讲座|环球动态

    果品2023-05-17
  • 儿童成长牛奶整箱批发(儿童成长牛奶)|全球即时

    果品2023-05-17
  • 世界视点!学法有哪些用_学法有哪些

    果品2023-05-17

果品

  • 中国习俗古诗有哪些 关于民俗的诗句大全(中华民风习俗的古诗集
  • 注销微信号要多久才注销成功_注销微信
  • 辽宁新消息!继伟晒冠军写真,艾伦再约球迷,金金学车,球队赚疯
  • 全球热讯:上海:抢抓“数字机遇”,提振消费信心
  • 时隔六年再次陷入巨亏 “液晶之父”夏普怎么了?

蔬菜

  • 说好“一梯一户”却成了“两梯两户”,买方能否解除合同?
  •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迎新机遇
  • 9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罚
  • 玉渊谭天丨中美再通话,“建设性”很重要
  • 环球时报社评:中美经贸需要建设性对话
  • 俄媒:莫斯科扩大新冠感染新疗法试点范围
  •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 追赶的勇气
  •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VA-2”道路排水系统修缮任务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图片展
  • 美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

Copyright   2015-2022 起点食品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